故事:互联网汽车的迷思

Mar 16, 2018

随着市场对大数据、云端服务和互联网的需求日增,初创企业纷纷推出以互联网汽车为定位的电动车,但究竟何谓互联网汽车、智能汽车,则说法不一。

从188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辆汽车至今,这个伟大发明已经走过了漫漫长路。今天,驾车上下班是等闲事,但在汽车发明之前,每天来回上百公里是天方夜谭。汽车不仅节省了我们出行的时间,这其中带来的便利也推动着全球经济,在增强个人移动性的同时也创造了无尽的机会,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世界。

在这一个多世纪以来,人类享受汽车所带来的各种好处,对当中所付出的庞大代价,却是最近几十年才深深领会到。发动机燃烧汽油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气候极端变化,而且污染大气等严重问题,促使各国政府大力推动汽车能源改革,当中又以中国大陆走在最前方。

电动车走向未来

汽车电动化之所以能取得重大进展,各国政府和几个领头的企业功不可没。但聪明的消费者会注意到,即使在国家大力支持之前,电动汽车在市场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度,引申出一个问题:为什么会有消费者愿意在电动汽车获得大量补贴之前,就已经开始花钱换车了呢?

撇开洁净能源不提,电动汽车的效能实际上比传统汽油车高得多。简而言之,要行走相同距离,电动汽车车主所花的电费要比汽油车车主所支付的油费大大减少。

这固然能为车主省钱,但也许真正吸引消费者转用电动汽车的地方,是驾驶者的行为转变。过去50年,汽车除了在性能和安全性上加强以外,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,而人们对其功能的期望也一样。直到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,一切都改变了。凭着手机我们基本上可以24小时在线,那汽车为什么不可以?

汽车的定义

互联网汽车的概念就是建立在这种行为改变上。新一代的汽车标榜能让车主在路上联网,在线信息娱乐是最大的卖点,并提供实时交通资讯来导航。汽车系统搭载像Siri或Alexa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,使司机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命令或手势来发出指示。

听起来很熟悉?实质上,这种互联网车的概念在功能上跟手机没什么区别,说白了就是在路上走的巨型手机。但更让人忧虑的是,在追求车联网的过程中,我们看到不少初创企业忽略了硬件的重要性。造车的道理其实很简单:企业在哪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,就能相对看到更好的成绩。

"真正的互联网汽车肯定不仅是一辆拥有巨大触控仪表板的汽车"

诚然,电动车缺少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部分,意味着造车门槛大大降低。但是要充分做好电动车,完善的底盘、三电技术(即动力电池、驱动电机、整车电控三大方面)必不可少。这是都是汽车的核心技术,企业必须要掌握好才能造出高性能的电动车。当然,在联网功能上满足驾驶者的需求是重要的,但将重点放在互联网连接性而不是汽车的基本性能、安全性和驾驶体验上,会是危险的一步棋。在市场还未完全接受电动车这个新产品时,这会大大动摇消费者的信心,使电动车的未来更加难走。

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指出,37%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应用程式、数据能力和在线娱乐化等功能转用别的汽车品牌。但前提是,互联网汽车的基础技术要做得到位。简而言之,车主会否为了能在仪表板上刷微博而牺牲安全性和驾驶性能?不可能。

真正的互联网汽车

这就是Thunder Power将重点回归核心技术的主要原因,尤其是电池续航力,更是电动车成败的关键。这并不是说我们不相信联网汽车的概念,相反,我们相信这是绝对正确的方向,但真正的互联网汽车肯定不仅是一辆拥有巨大触控仪表板的汽车。

在接下来的50年,互联网汽车将能大大提升驾驶体验。车联网不仅仅提供资讯娱乐,而是从每辆汽车收集数据,通过软件更新来优化汽车的内部功能。这还将帮助各地政府和企业更好地了解司机的驾驶行为,提高道路驾驶安全。从长远来看,这些大数据甚至能有助道路规划和疏导拥堵。互联网汽车所能带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。

但是要让互联网汽车充分发挥潜力,很多配套必须同时进行升级。最基本是, 4G(或未来十年的5G)覆盖范围需要大幅度地提高。电动车的用户必须要显著增加,才能收集有意义的大数据。要说服消费者转用电动车,就要做好汽车性能和安全性,给于消车主信心。目前,这才是电动车企应该要做好的重点,互联网能力应该被视为汽车的增值功能,而不是它的主要卖点。